中老年人理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
說到理財,大家很自然的想到了這是年輕人的事,因為理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年輕人比較有精力去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理財項目,同時對于經濟動態更有所了解,也能比較好的把控去投資。
![](https://sjzz.ilhjy.cn/space.png)
說到理財,大家很自然的想到了這是年輕人的事,因為理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年輕人比較有精力去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理財項目,同時對于經濟動態更有所了解,也能比較好的把控去投資。但實際上,對于老年人,除了洗衣做飯,自己照顧自己以及跳廣場舞外,注意理財也是很重要的一點。通過理財,可以讓他們對生活有控制感,有成就感,同時老年人理財有道,還可以為兒女減少負擔。那么老人應該怎么理財呢?又應注意哪些方面呢?
其實老人理財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,但是也要做好以下功課。首先,得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,計算大致的數目,再“盤點”好目前的資產,包括實物資產以及非實物資產。別忘記,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也可能有很高的價值。有些老人有“古董”,或者是知識產權、專利、稿費之類的,這些都屬于財富,有些理財時能用得上,特別是無形資產類。還得制定一些理財規劃。比如最近幾年如何、未來幾年如何等。短的一些理財規劃,比如打算幾個月去一趟什么地方旅游,花費多少;打算進行什么類型的投資等。對于長期的理財規劃,投資計劃,建議向專業的理財師、理財規劃師尋求理財意見。
當然,對于退休老年人來說,收入絕大部分是會比退休前要少了的。另外年紀越大,抗風險的能力越強。如果是投資方面,則要避開高風險類的投資,即使是投資,投資的比重也不要高。比如當下熱門的股市,建議配置的比重不要超過資產的30%,若資產總額較大的,投資的時機也“較佳”,建議也不要超過40%。投資的種類**是穩健型投資,風險小,確保長期保值和增值,如市場上比較有人氣的每月返還0.77%起收益的宜盛月月盈或是一些銀行理財產品也都可以。
中國俗話“養兒防老”,很多老人寄望于孩子來養老。其實依靠別人還不如先依靠自己。首先,血緣關系的親近并不代表**能得到照顧。另外如果孩子有家庭,孩子家庭可能也有自己家的一本難念的經,搞不好還常常出現經濟方面的矛盾、糾紛等等。這些想必都不愿看到。而如果是提早為自己準備,自己理好財,先利己,后再利它,則財務的支配權還在自己手上,分不分財產等,最終都是自己來決定,無疑對退休老人來說,會更有尊嚴。故理財,當先為自己考慮。
同時,對于理財來說,老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、理解的能力、判斷的能力可能都沒那么強。因此,找一個理財方面的專業顧問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。比如老人經常到銀行,尋問銀行的理財工作人員,了解一下理財行情;或者是向信得過的財富管理服務機構了解也可以,通過比較不同產品的差異,進而選擇合適自己的投資品種。多比較、多交流,并穩健的投資,這對于老人來說也很重要,能降低投資發生“意外”的幾率。
那么,哪些理財項目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呢?
最保守的無非是銀行定期。因為定期,好控制,操作上方便,而且有穩定的收益,比活期的收益高許多,而且絕無風險。
貨幣基金的安全性是比較高的。而且貨幣基金的理財產品起點低,變現方便。貨幣基金在工作日隨時申購、贖回。如果遇到了緊急事情,可以提前取出來,且不會造成資金的虧損現象。
老人也可以買保險產品,一般是5年、10年的,當然,這個首要條件是在資金較充裕的情況下。買保險產品,有些每年還會根據收益情況會有分紅,在理財產品到期時的收益是**化的。
不過,也要特別提醒,對于老年人來說,只有在有閑錢的情況下才去理財,這個閑錢是指除了日常開銷之外,還要給自己留出必要的醫療費用的。因此,不能將保命錢去進行理財。對于老年人來說,穩定生活比什么多重要。同時,老年人**要警惕被騙。老年人的分辨是非能力差,而且貪小便宜心理較強,這使得行騙者頻頻得手。因此對于老年人來說,需提高警惕,莫貪小失大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資請注意風險,并謹慎決策